关于人工智能和交通运输,涉及五个方面——
第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原理;
第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
第四,人工智能交通的应用;
第五,人工智能的未来。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概念及特点
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智能,是指机器具备人类才具有的智能。人工智能的目标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探寻智能本质,发展人类智能机器。人工智能可以用类似于生物或人类智能的原理实现,也可能迥异,其单项功能的性能往往远超人类。
机器能不能替代人?著名的英国数学家图灵提出,假如我们向机器和人提同样的问题,结果有30%判断不出是机器还是人回答的,那么这个机器便具备了人的智能。
人具有感知能力、记忆与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行为能力(表达能力)。所有的奥秘全隐藏在人类的大脑之中。人脑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又有约1000个突触,即每个神经元都可以和其他100万亿个神经元相连,这就提供了非常巨大的存储容量和并行度。例如,人可以非常迅速地识别出一幅十分复杂的图像。
大脑具有低能耗的特性。Alpha Go下围棋下赢了人类,但是它的耗电量是20万瓦,人类只有20瓦。人类通过饮食的热量算出血糖,由血糖测出大脑血糖的消耗量,也就是说,大脑占了人体的2%,但是耗能却占了人的20%。另外,大脑的记忆和存储能力和机器不一样。大脑在进行回忆时,不仅不需要先找到存储地址,再调出所存内容,而且还可以由一部分内容恢复全部内容。机器需要运算,先输入然后再储存,储存完了再由控制器计算,这是复杂的系统。
人类大脑的各个部分是协同工作、相互影响的,并没有哪一部分神经元能对智能活动的整个过程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可见,在大脑中,不仅知识的存储是分散的,而且其控制和决策也是分散的。因此,大脑是一种分布式系统,可以“一脑多用”,然而机器只能专注地干完一件事,再干另一件事。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过去,我们想通过符号、运算规则、推理来得出预测。到了知识工程阶段,主要是通过专家系统不断的收集、采集这些信息。到了神经网络阶段,就是新一代的人工智能。
新的人工智能有五个特征:
1.大数据与硬件技术推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2.文本、图像、语音等信息实现跨界融合。
3.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技术开始萌芽。
4.从研究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操控系统。包括自动驾驶、自动飞行、自动航海,还有自动机器人的工厂,这些都是由自控设备来控制。
5.人机协同正在催生新型混合型增强智能。我们可以把大脑连接起来,把它的信息通过传感器来连接,有些系统我们不知道它里面是怎么运作的,但是我们知道给它一个信息就会产生一个行为,通过这种方式实行了人机协同。现在已经进行了人类的实验,为残疾人造福。
人工智能与交通运输
人工智能与基础设施
首先,智能桥梁健康监测与运维管理,用于基础设施的养护,需要人工智能的传感器不断地判别。智能化的桥梁维护运营管理系统,首先是智能检测,取得各种各样的数据,包括交通流量、桥梁结构等,通过这些数据来计算、分析,实现智能的检测、智能的评估、智能的养护,以此代替人的思考。就像我们必须得有数据的感知系统,通过无人机、无人船、水下的无人设施来检测各种情况,来判断它的真实,通过大数据来比较到底是否有问题。在技术层面,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另外,还有智能航道技术、智慧码头、遥感技术等。通过遥感分析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生成图像,通过人工智能不断用图像识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